台灣校園外的精神分析推廣現況

台灣的精神分析實況

吳秉原 撰

       在台灣,如果想從事心理師工作,需完成諮商/臨床心理碩士學位,並全職實習一年及格後,才能參加一年一次的國家證照考試。這過程通常會花上3-6年。而在養成的過程中,治療學派的學習與臨床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環。

       然而,相對於其他心理治療學派,在學校,精神分析相關課程的選修熱度並不高。許多學校也完全沒相關師資講授精神分析理論或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人際歷程取向、情緒焦點取向和後現代取向是現在年輕學子比較熱門的選修。這現象或許與對精神分析行之有年的誤解有關。精神分析在台灣的諮商心理界常被誤解成只關注個體內在經驗(忽略關係與外在環境因子)、過度威權武斷或治療師如空白螢幕般冰冷的治療方式。而在臨床心理界則更傾向教導容易累積大量實證研究資料的治療法(例:認知行為治療)。

       在上述的風氣下,反倒是外文系或電影分析的愛好者或許會為了文本分析而比多數心理治療學習者接觸更多的精神分析知識。這使得能讓一個人去探索自己為何受苦,以及自身無意識真理與慾望的精神分析,變成只是一種電影分析理論或人類文化現象的詮釋學。精神分析對認知邏輯外的人性理解──創傷、快感、幻想與慾望的邏輯──在實證主義及效率至上的社會下被遺忘。想要認識自己是誰的欲望,以及其帶來的主體解放效應,被社會適應的要求取代。

       相對於上述精神分析在校園內的冷門,校園外的精神分析臨床實踐學習管道在近2年逐漸豐富起來。除了長期深耕精神分析推廣的單位,仍有其他有活力的精神分析實踐者在不同場域耕耘。以下將介紹精神分析在台灣校園外的推廣現況。

       首先介紹的是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成立於2004年的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是長期耕耘精神分析推廣的單位。該單位在2015年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後續使用IPA來代稱)認可的訓練機構。目前學會裡有9位IPA認可的分析師和近170名會員與準會員。並設有入門課程、為期2年的臨床理論與實務課程和IPA精神分析師的培訓。而部分的分析師也在位於台北鬧區的吾境思塾(iAnalysis),開設深度理論導讀與臨床實務等專題課程。有興趣的人可以藉此廣泛涉獵古典佛洛伊德、北美、英國和法國精神分析從發展迄今累積的智慧。

       醫院方面,坐落在台北象山山腳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是一間致力培育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者的機構。碩士班實習生與具心理師資格的學員可以在那接觸到理論學習和在督導下進行臨床實踐。另外在COVID-19疫情前,每年也會與台灣精神分析學會共同主辦臺北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精神分析師進行專題演講。此外,近2年也有一群從英國Tavistock Centre 取經回臺的治療者成立了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推廣精神分析取向在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上的運用。

       除了上述較有系統性培訓的單位外,喜歡自體心理學(由北美分析師Heinz Kohut 創立)的愛好者,也組成了臺灣自體心理學研究會。該研究會每年舉辦的研討會,至今已舉辦過20屆。並長期與日本的當代自體心理學及關係學派學者富樫公一(Koichi Togashi)保持交流,保有思想上的創造性。

       另外,已故心理學教授余德慧與其學友和學生在2010年前後開創出「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的路徑來貼近不同場域的受苦者。這群學者雖來自不同領域(如:哲學、人類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宗教學與文學等),但共同致力於讓受苦者發聲與見證其在面對苦痛中的轉化。在田野中,他們如同人類學家與精神分析臨床實踐一般,懸置既成知識與自然態度來面對現場,並企圖從田野經驗中孕育新知識。

       他們進入不同的田野,包含安寧病房、罕病兒童家庭、災難現場、宗教儀式現場、228事件或白色恐怖政治暴力受難家庭等田野。企圖從與受苦者遭逢的現場中,誕生新的語言來理解上述極限處境所帶來的受苦經驗、人的存有樣態與倫理關係的困難。其成果不僅補充了病理觀敘事與既存的醫療知識模型下無法發聲的當事人經驗與處境,也讓人更能共感與深度理解這些處境下的人與其文化世界如何運作。另外,這田野研究的過程也使得包含精神分析在內現有的人文學(如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學)知識翻新,也間接推動了治療室外的精神分析實踐的發展。值得期待這社群能發展出屬於台灣文化的精神分析知識。

       最後,2019年成立的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Lacanian Practice & Promotion Society, LPPS) 是校園外學習精神分析的新選擇。協會努力推廣在台灣實務場域較冷門的拉岡精神分析。積極在現有的精神分析訓練裡提供不同的聲音。簡要地說,相對於其他分析學派,拉岡精神分析特別強調人的欲望與創傷是如何在與他者、社會和語言的關係中所形成。因此也更能使臨床工作者能思考當代社會特有的新臨床現象。例如,拉岡的主體化理論能幫助治療師思考網路媒體盛行是如何造成數位原生世代的自體狀態的不穩定性。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辦有理論與臨床實務的讀書會、專題演講、同儕督導等活動。並廣邀各路愛好拉岡與精神分析思想的人籌組卡特爾小組(Cartel),讓精神分析知識能與不同領域對話。近2年協會也保持與其他精神分析推廣單位的交流及對話。另外,也嘗試透過增加講述臨床案例故事、賞析電影、文學作品等多元方式來降低學習拉岡思想上的困難。期待能讓大家更對精神分析知識與實踐的傳授有更多的喜愛。

       整體而言,儘管精神分析臨床實踐在校園與心理治療圈仍屬小眾,上述機構與社群以不同的形式在推廣與實踐精神分析技藝。精神分析實踐在校園外持續富有活力且多元發展中。


作者簡介

吳秉原/ 諮商心理師,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曾於大學和診所工作。目前主要關注的主題是情緒自我照顧、自戀現象、精神疾病生病經驗、伴侶與家庭、創傷和靈性逃避議題。

返回溢域閱讀